世界球精选!多地发布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河南怎么办?
(资料图)
兔年春节刚过,上海、浙江、山西等多地集中发布相关支持政策。
1月28日,山西省商务厅等17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通知》,涉及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丰富汽车金融服务等内容。
1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出,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2023年6月30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最高10000元的财政补贴。实施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对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等个人消费给予支付额10%、最高1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同日,浙江省发改委、省经信厅、省科技厅印发的《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120万辆,占全省汽车生产总量比重超过60%,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10%左右;同时,鼓励各市对燃油车置换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鼓励重点地区建设用地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倾斜。
之所以各省都把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是看中了其拉动力。以浙江为例,2022年前9月,浙江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长11.9%,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速0.76个百分点,贡献的大头来自新能源汽车;今年浙江600多个重大制造业投资项目中,有上百个跟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这在已经拥有吉利汽车的浙江来说,都是非常亮眼的增长点。
相比之下,2022年,河南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了8万辆,而排名第一的上海,2022年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就已经达到77万辆,即使是同为中部兄弟省份的安徽,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也达到了54.1万辆。
与其他新能源汽车大省相比,河南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整体发展程度还有待提高。《2022中国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显示,在2022中国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榜中,河南省仅有郑州一个城市位列TOP15,排名14位,在政策规划上低于苏州、成都、合肥等城市,在生产制造上低于柳州、武汉、西安等。
但郑州也拥有其他省份没有的优势,2022年度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全国城市排行中,郑州第九,比中部其他省会城市明显高出不少。“接近1.1亿的户籍人口和超过6万亿元的GDP总量,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河南大学资深教授耿明斋表示。
不光在消费端,在生产端,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在奋进,本土企业宇通客车、多氟多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行业翘楚;作为上汽乘用车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和上汽产业布局最多、最完整的城市,郑州又引进了比亚迪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宁德时代新能源基地在洛阳开工;以郑州、许昌、鹤壁、焦作等市为重点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基地。
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目前我省汽车普及率仍有差距,这是巨大的增量空间——我省人口数量大,通过引导、补贴等方式,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推动上汽新能源二期、奇瑞新能源二期、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及动力电池、宁德时代电池等项目投产达产,力争到2025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202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定下了河南新能源产业未来三年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在产业的“风口”竞风流,新能源汽车必将成为河南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