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热点资讯 > 正文

【全球报资讯】德国为美国贴牌生产的的Hexacon单反照相机!1954年制造!

2023-02-20 15:58:50 相机收藏经眼录

我对各种贴牌生产的照相机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一直乐此不疲地搜猎中。今天介绍的这台Hexacon单反就属于贴牌机的范畴,是为美国的Peerless相机商店公司贴牌生产的,其原型机为Contax D。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个Peerless相机店公司,我能够查找到的资料非常有限,只知道该公司位于美国的纽约。该公司从包括日本和德国等地的多家相机生产厂商进货,然后以不同品牌进行销售。当然,该公司也以Peerless的品牌销售相机,但极为有限。下图就是当年该公司在销售今天介绍的这款Hexacon单反相机时的宣传材料。

有一点我觉得很好奇,Hexacon这个品牌Peerless公司好像就用在了我今天介绍的Hexacon 这一款相机上。如果哪位同好知道还有其它型号或者种类的Hexacon品牌的相机,还请告诉我。

这款Hexacon的原型机Contax D为当年东德的Zeiss Ikon公司生产。在这台相机的底部,用英文标明了该机的产地为德国苏联占领区(GERMANY USSR OCCUPIED)。虽然不是很清晰,但仔细分辨的话,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向盟军宣告无条件投降后,盟军将德国分为四个占领区,分别归美、苏、英、法四国管制,并实施民主化、非军事化和非纳粹化。

德国苏联占领区是二战结束后德国的四个盟国军事占领区之一。根据《波茨坦协定》,驻德苏联军事管理委员会拥有苏占区的最高权力。1945年成立的苏占区位于普鲁士中部,1947年盟国废除普鲁士后,苏联将苏占区的领土划分为梅克伦堡、勃兰登堡、萨克森、萨克森-安哈尔特和图林根五个州,并在1949年10月7日在这五个州上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在“二战”结束后, 卡尔蔡司公司的所在地Jena被苏联占领,也就是德国苏联占领区,这就是该机产地为“德国苏联占领区”的由来。

根据《McKeown"s Price Guide to Antique and Classic Cameras》(2001-2002年版)一书中的介绍,这款Hexacon相机实际上就是当时东德的Zeiss公司生产的Contax D单反。

说到德国Zeiss公司,大家应该更不会陌生了,因为我之前已经介绍过10多款该公司制造的Zeiss折叠皮腔相机了。虽然Zeiss这个品牌举世闻名,但相对于其他德国相机品牌,例如福伦达Voigtländer而言,其历史其实并不能算悠久,因为Zeiss Ikon公司是在1926年才成立的。当时德国四家相机制造厂,Contessa-Nettel、Ernemann、 Goerz和Ica合并成立了Zeiss Ikon。而这合并组成Zeiss Ikon的四家公司,则分别成立于1919、1889、1888和1909年。

Zeiss Ikon公司的总部在德累斯顿,不过在斯图加特和柏林都设有工厂。在“二战”结束后,位于素有“光学之都”之称的德国德累斯顿,同样位于苏联占领区之内。而该公司的另外一部分则跟随蔡司基金会迁移到了后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的Oberkochen。

由此Carl Zeiss公司被一分为二,而且位于两个不同的国家,Carl Zeiss这个商标的国际争端也由此产生。Contax作为“二战”前Zeiss Ikon公司拥有的商标,也无法在苏联和东德等东欧国家之外的区域使用,因此作为出口到美国的相机,也不得不用Hexacon或者其它的品牌来替代Contax这个有争议的商标了。

我看到的资料显示,除了Hexacon这个品牌外,当年的Contax D还曾经以Astraflex、Super D和Cal-flex的品牌进行出口,甚至还有没有任何品牌标识的无牌机。下图就是这台Hexacon与另外一个同样出口到美国、但贴牌为Astraflex "35单反的对比图。可以看出,除了品牌不同外,二者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我原本以为这台Hexacon在进口到美国的时候,只是用了一个刻有“Hexacon”的眉标将原有Contax D遮挡住了而已。不过拍照的时候正好有点闲暇时间,我就将这个眉标取下来看了一下,没写到眉标下面的“Contax D”字样已经完全挖掉了,儿剩下了一个非常难看的沟槽(如下图所示)!

虽然Contax D的品牌被遮挡住了,但是机顶那个标志性的德累斯顿Ernemann塔的标志,以及代表着Zeiss Ikon英文缩写的“ZI”标志在相机的顶部还是非常清晰和完整地存在的,如下图所示。这个塔形图案,后来随着东德Zeiss Ikon公司变为Pentacon集团,而最终成为了Pentacon的标志。

既然知道了该机的原型机为Contax D,那么相关的资料和参数就很容易查找了。该机为M42镜头接口,实际上Contax D是世界上第一台M42接口的单反相机Conatx S(在1949年问世)的后续机型。

作为上个世纪50年代问世的一台单反相机,这台Hexacon的技术参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但是该机设计在有些方面,还是有着自己的特色的;

1、快门速度的选择和设定。

在相机机背的右上角(镜头向前)有一个矩形的拨动装置(下图1红框内)。将这个装置拨动到右侧,机顶右侧的快门速度显示窗口的右侧会出现黑色的箭头(下图2),这时候可以设定高速快门(1/50-1000秒);将这个装置拨动到左侧,速度窗口左侧会出现个红色的箭头(下图3),这时候可以设定慢速(1/20-1秒以及B门)。

2、机械自拍的启动方式

同其原型机Contax D一样,这款Hexacon的快门按钮被设计在了机身的右侧前脸上(镜头向前),快门按钮的下方则是机械自拍的上弦扳手(下图1蓝圈内)。将自拍上弦扳手逆时针扳动,即可给自拍上弦,不过该机的自拍启动方式则是将自拍扳手底部、那个带有金属滚花的银色旋钮(下图2绿圈内)顺时针转动一下,即可启动自拍。

此外该机的镜头座底部有个可折叠的支架(下图1),以避免因为“头重脚轻”导致的镜头前倾。我原本以为者给支架只是在安装中、长焦镜头时才需要打开(下图2),没想到仅仅安装了一个50的标头就需要打开,否则安装上镜头的机身就会前倾。

该机片舱内的压片板也颇有些与众不同:就是平板一块儿,没有任何凹凸(下图1)。这种设计并非独此一家,但绝对是不大常见的。大多数单反相机的压片板都是有凸凹设计的,例如下面这款上海海鸥相机为美国贴牌生产的Argus DF-300(下图2和3)。

虽然在相机机顶右侧的倒片旋钮周围,该机标明了胶片的感光度,但因为该机并没有安装有测光装置,因此感光度数值只是起个备忘的作用而已。

这台Hexacon为全金属机身,可惜快门却是布帘的,搞得我稍微有些不喜。没办法,只能说是我对于相机机身的“金属情节”又开始作祟了。其它的,老规矩,请各位看图吧。

这台Hexacon单反相机,是我2022年12月在eBay美国买到的,不含国际运费的价格为32.99美元。

作者: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