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热点资讯 > 正文

多所高校拟延长研究生学制 专家:学制长短非核心 培养模式是关键

2023-08-17 22:56:06 封面新闻

见习记者 何金蓝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相关资料图)

近日,多所高校发布研究生招生考试调整通知或招生简章提到,2024年起拟延长研究生学制,部分院校拟将专业硕士学制改为3年。

有专家表示,专业硕士未来发展,更多是要融入市场。实现培养模式转型,不能仅靠增加时长来实现。也有专家认为,学校应考虑如何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2-3年。长期以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2-2.5年、学术型硕士学制3年,已被大众熟悉。

教育部网站资料显示,2009年专硕招生人数在硕士招生总数中占比仅15.9%。2017年,专硕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2020年,专硕招生人数占比超过60%。教育部在2020年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明确,到2025年,专硕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多所学校

拟调整研究生学制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多所高校开始对研究生学制进行小范围调整。延长学制,尤其是专硕学制,渐成趋势。东南大学在《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章程》中表示,硕士研究生专业学制为3年。中南大学也在《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提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专硕与学硕一样实行三年学制的还有西北工业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

近日,多所高校研招考试调整通知或招生简章也透露延长硕士学制。如陕西理工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提到:所有学科专业(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学制均为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表示:硕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培养,学制3年。

陕西理工大学2024年硕士招生简章。图片来源: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专家呼吁

重视培养模式整体转型

“高校培养过多的学术硕士与社会需求、人力资源需求不相符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学术研究生主要培养从事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工作的人。他认为,事实上同龄段人群中,只有5%的人智力上能从事此类工作。其次,人力资源市场没有这么多学术研究生的用人需求。

他指出,典型的专业硕士应该有很强的操作能力。培养专业硕士不能简单用学术硕士标准来评价,而应从培养模式上整体转型。目前,许多高校还是用学了多少知识、开了多少门课、考试成绩怎样来评价专业硕士教学。“一方面培养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和社会需求无法匹配。”

他表示,社会对专业硕士的认知是相互关联的,不能将专业硕士简单与学术硕士攀比,认为他们学得知识不够,所以要增加课时。

他认为,专业硕士未来发展,更多是要融入市场。实现培养模式转型不能仅靠增加时长“一刀切”来实现,学校自主探索的空间更主要的是实现转型,而不是简单增加时长。

他同时建议,是否攻读专业硕士学位,可以在工作岗位上有一定磨砺和经验,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这样学习动力更强,学习效果更好。

东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图片来源: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高校教师建议

改革培养理念与模式

“延长学制体现了很多高校对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一种反思,也凸显了高校对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迫切意识。”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天定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学制长短与质量高低并不必然正相关,核心还是要在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上下功夫。”

“我是比较赞成把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作出区分的。”他认为,学术硕士是为后续博士研读做培养,而专业硕士是为匹配社会需求做培养。因此,需要从课堂教学、师资、实践对接等各方面与学硕培养区分开。

“要给到学生与学费相匹配的培养,保证学生的实践效果。”王天定表示,学校应更好落实“双导师”制度,让学生更多参与到“业界导师”的实践工作中。从论文开题到评审,学校要更好地落实除理论内容以外的实践部分,不能让专业硕士变成“低配版”学术硕士。

马克斯·韦伯在《学术作为志业》中提到“学术对于人生其实是一种冒险,需要付出很大成本和代价。”王天定表示,多项研究表明,高层次人才有“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间”。从世界范围看,硕士阶段研究生的3年学制属于偏长,推迟了高层次人才进入“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间”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高层次人才在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学校应考虑如何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谈及专业硕士学制延长,王天定建议,如果非要延长时间,在资源、机会方面,学校应让学生付出的时间成本和收益相匹配,这一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