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热点资讯 > 正文

近五成受访者支持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保障未婚先孕者权益-天天快看

2023-01-31 20:07:46 南方都市报

四川省卫健委日前发布新版《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取消了对登记对象是否结婚的限制条件,有关话题冲上热搜。对此,四川省卫健委工作人员回应,《办法》并非鼓励不结婚生孩子,而是为了保证“未婚先孕”人群的权益,让其进行生育登记后能享受一些妇幼保健服务。

为了解公众对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的看法,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昨日发起网络问卷调查,共回收502份有效问卷。民调结果显示:近五成受访者表示支持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尊重民众生育的自主性是受访者持赞成态度的主要原因。


(资料图片)

近七成受访者了解过该话题

据了解,《办法》主要修订了四方面:一是取消了是否结婚的限制二是取消了生育数量的限制三是简化了生育登记的要求四是增加了信息共享的要求。其中,《办法》取消是否结婚的条件限制,将“夫妻应当在生育前进行生育登记”修订为“凡生育子女的公民,均应办理生育登记”,引发公众讨论较多。

接受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69.48%表示了解过“四川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这一话题,其中“比较了解”和“略有了解”的比例分别为16.87%、52.61%。

近五成受访者支持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

问及是否支持“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48.99%的受访者给出肯定答案,其中表示“非常支持”和“比较支持”的受访者分别占23.29%、25.70%,24.50%的受访者既不支持也不反对,22.49%表示反对,还有4.02%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

交互分析显示,男性受访者表示“非常支持”的比例较高,占32.95%,而女性受访者该比例为23.65%。而从不同年龄段来看,70后、80后受访者表示“非常支持”的比例较高,分别占40%、32.28%,而90后、00后该项选择比例分别为24.67%、17.46%。

支持者:新做法尊重生育自主性

支持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的受访者中,74.09%认为可以更好地尊重民众生育的自主性,占比最高;其次67.36%的受访者表示保障了未婚先孕人群的权益;还有受访者认为尊重生育状态的多样性、体现了生育政策的包容性,比例均占40%以上。

调查显示,“尊重民众生育的自主性”均是男性、女性受访者表示支持的主要原因,分别占65.85%、77.06%。进一步交互分析发现,男性受访者认为可以进一步鼓励生育的比例更高,达52.03%,女性受访者认为可以保障未婚先孕人群权益的比例高达71.17%。

反对者:可能存在政策漏洞

不过调查也发现,部分受访者对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存在一定顾虑,担心存在变相代孕的政策漏洞是主要原因,选择比例达80.31%;其次担心容易被误解为鼓励非婚生子,占79.53%;还有受访者担心容易引发孩子抚养矛盾,占63.78%。从不同性别来看,男性受访者更多地认为与传统生育观念相斥(41.05%),而女性受访者则更多地担心容易被误解为鼓励非婚生子(84.24%)。

此前广东、安徽等地已出台类似措施

在此次四川《办法》受到关注之前,已有广东、安徽等多个省份出台类似措施或已在公开征求意见,将生育登记与是否结婚“脱钩”。

2022年5月1日起,《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生育登记管理办法》(简称《广东办法》)正式实施。广东省卫健委权威解读称,《广东办法》明确了生育子女无须再审批,实行全口径生育登记制度,并在登记流程、办理材料和办理时限等方面更加优化、更加便民。

2022年8月,安徽省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完善生育登记制度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其中,安徽省拟在办理生育登记时,不再受生育子女数量的限制,也不再受结婚登记的限制。

律师意见:新做法更能保障未成年人权益

对此,四川省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办法》中所说的“生育登记”并非大众所认为的“上户口”,生育登记可以通过网上登记,主要是向群众宣传告知其有哪些权利、义务。《办法》并非鼓励不结婚生孩子,而是为了保证“未婚先孕”人群的权益,让其进行生育登记后能享受一些妇幼保健服务。

广东天穗(深圳)律师事务所关元朝律师认为,不管有没有这次修订,网友担心的“变相代孕”、“非婚生子”等社会问题都是实际存在的,并不会因为官方的这次修订而激增或者变味。这次修订反而是进步。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可以更好地解决孩子入户、上学读书等问题。可能很多人会误解官方的这次修订可能变相鼓励非婚生子,其实非婚生子并非是单纯指私生子这一社会常见的生子行为,还指那些男女双方单身状态下生育的孩子。如果没有结婚,根据以往的规定孩子可能根本无法办理出生证,这样就导致无法入户、上学读书等问题,成了我们俗称的“黑户”,这样反而会引起一系列的民生问题。如有些人为了给孩子入户,找人办理假结婚、办理虚假的出生证入户,甚至通过输送利益给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走后门”给孩子入户,这样反而会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所以官方的这次修订更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也保障了那些”黑户”小孩平等的受教育权等一系列公民权利。因此,官方的这次修订,主要是出于保障未成年人利益的角度考虑,解决现存的社会民生问题,并非是鼓励非婚生子以及变相代孕。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项目监制:张纯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麦洁莹 李伟锋 实习生 陈景姿

制图:沈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