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为什么火出了圈?-全球关注
青团作为江南人家在清明节食用的一道传统点心,近年来也被带上了全国人民的餐桌。
新潮口味、跨界联名、青团主题饮品……传统青团如今已被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吃法和口味,电商平台、老字号、茶饮品牌纷纷入局,玩出新花样,满足年轻人的需求。
(相关资料图)
从围炉煮茶到“秋天第一杯奶茶”,借助时令、季节、习俗的“东风”,越来越多的创新商品出现,引领着新消费。有专家认为,青团的“出圈”,属于季节性促销,“现在商家能够更好地借助时令和季节做促销,一方面在于传播成本更低、更快,另一方面则是产品的创新更容易,供应链也越来越成熟,能够支撑商家进行产品创新。”
青团“出圈”:口味新潮多样还有饮品推相关主题
清明节南方地区习惯吃青团。青团一般由糯米粉与青汁等混合制成外皮,经包馅、蒸制等工序制成的可直接食用的米粉制品。
今年,属于青团的促销之战早已打响。作为江南人家民间小食,各色各样的青团走进成都大大小小的商场和超市,除了陈列的各类传统口味青团外,还能看到诸如芝士芋泥、马兰头香干、小炒黄牛肉、牛油果、巧克力等新口味的青团。
各大老字号、酒家也都推出盒装青团,包含豆沙、蛋黄肉松、桂花豆沙、黑芝麻等多种口味。
另外,线上平台也纷纷推出青团。有槐花味豆沙青团、腌笃鲜青团、青梅青团、榴莲千层青团等。相关网页数据显示,最受欢迎的青团之一是豆沙青团,上万名网友评价。此外,很多品牌之间还推出跨界联名产品。
专家分析:契合限量限时的销售模式
从数据上看,今年的青团收获了众多粉丝。记者搜索发现,青团搜索量在本周上升13%,登上了热搜,有线上店铺月销量达7万件。
从百度指数上看,2016年,青团开始火起来,随后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都会迎来销售高峰。今年的高峰是在4月4日,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从百度指数的人群画像来看,购买人群来自广东、山东、北京、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女性比男性更青睐青团,20-39岁的年轻群体对其最感兴趣。
在过去,青团是江南一带清明节食用的糕点,而在今年,青团不仅提前一个月就开始陆续上线,产品线路也早就铺满全国。
借助时令、季节、习俗的“东风”,越来越多的相关商品出现。青团也是如此,通过打造全新的消费场景,想要引领顾客消费。零售电商行业专家认为,青团的“出圈”,在行业内属于时令性很强的促销方式,正好契合了限量限时的销售模式。这种属于季节性促销,存在时间很久了。现在商家能够更好地借助时令和季节做促销,一方面在于传播成本更低、更快,另一方面则是产品的创新更容易,供应链越来越成熟,能够支撑商家进行产品创新。最后是电商平台在存量市场竞争的精细化运营过程中,加强了和商家的紧密合作,不仅是在营销领域,而且在产品研发层面也会提供用户行为数据的支持。
来源:综合成都商报、北京日报、新华社
编辑:李萌
责编:黄广